外資車企集體調整電動化轉型計劃

近期,全球汽車行業電動化浪潮中,外資車企紛紛對電動化轉型計劃做出重大調整。

奧迪曾計劃在 2026 年停止內燃機技術開發,2033 年停止研發和銷售燃油車,如今卻撤回該計劃,不再設定明確終止時間表。在 2024 年至 2026 年期間,奧迪還將推出全新的內燃機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系列,未來發展將視市場情況而定。

梅賽德斯 - 奔馳同樣調整了電動化戰略。2021 年,其宣布計劃 2030 年在主要市場實現全面電動化,然而在 2024 年 2 月,奔馳推遲了 2025 年電動汽車銷量占比 50%的目標,并表示未來 10 年將繼續更新內燃機汽車產品陣容。今年 6 月底,奔馳進一步調整 2030 年電動化戰略,不再堅持“在條件允許的市場全面轉向純電銷售”,采取燃油車與電動車長期共存策略,將目標調整為 2030 年新能源車型(含混動)占比最高達 50%。

沃爾沃也放棄了到 2030 年僅銷售純電動汽車的目標,調整為到 2030 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池車型至少占其銷量的 90%。

保時捷于 2024 年 7 月放棄 2030 年電動汽車銷量占新車銷量 80%的目標,并在同年 3 月宣布延長電動化轉型過渡期,繼續提供內燃機、純電及混合動力“三管齊下”的產品組合。賓利汽車則將插電混動車型的生命周期從 2030 年延長至 2035 年。

這些調整背后,是外資車企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諸多挑戰。一方面,電動車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需巨額投入,短期內難以實現規模效應和盈利;另一方面,全球電動車市場需求放緩,燃油車業務仍具較高利潤。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崛起,也對傳統外資豪華品牌造成沖擊。

數據顯示,2024 年寶馬在華銷量顯著下滑 13.4%至 71.45 萬輛,2025 年上半年,寶馬在華銷量為 31.79 萬輛,同比下滑 15.5%;第二季度銷量 16.27 萬輛,同比下降 13.7%。2025 年上半年,保時捷全球市場銷量為 14.6 萬輛,同比下降 6%,其中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 28%。

不過,外資車企在調整戰略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方向。奧迪與華為合作,搭載定制化的華為乾崑智駕?技術,并與上汽打造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智能數字平臺。首款純電動賓利車型預計于 2027 年引入中國市場,賓利汽車位于英國克魯的總部工廠正在推進一項為期十年、資金總額達 30 億歐元的投資。未來,外資車企能否在電動化與傳統燃油車之間找到平衡,值得關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Q5 quattro 的操控穩定性很好。奧迪 Q5 所搭載的 quattro 全時四驅系統,核心是 Torsen 中央差速器,可在 0:100 到 100:0 范圍內動態調整動力分配,實時根據路況和車輛狀態合理分配動力到前后輪。此外,
自己可以進行舊車評估,但要做到精準有一定難度。舊車評估并非易事,需綜合考量諸多因素。品牌知名度影響保值率,使用年限和行駛里程通常與價值呈反比,車況更是重中之重,關鍵部位問題或重大事故會使車大幅貶值。配置、保養記錄、市場供需等同樣左右著舊車價
汽車發動機維修后,在 1000 - 2000 公里磨合期內要多留意,之后也要做好日常保養。磨合期內,轉速需控制在 3000 轉以內,冷啟動要等水溫達 40 攝氏度且指針到刻度線中間再上路,負載不超規定載荷 70% ,同時避免急加速、急剎車。
日產藍鳥的操控性能較為出色。在轉向方面,其方向盤手感輕盈且指向精準,無論是低速時的輕松便捷,還是高速時的沉穩扎實,都能讓駕駛者清晰感知車輛狀態,從容應對彎道與變道。動力輸出上,發動機與變速箱配合默契,動力平穩且換擋平順。底盤懸掛扎實,過濾顛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