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博會“黑科技”助力綠色交通創新
第三屆鏈博會于 7 月 16 日在北京盛大開幕,眾多“黑科技”齊聚,為綠色交通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在新能源汽車材料方面,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行業首款硅負極專用石墨“i 石墨”。作為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的新材料,它突破了傳統鋰電池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不僅可使電池使用壽命提升 20%,存儲性能也可提升超 25%。這一材料與 BTR S + i 石墨長續航負極材料解決方案類似,能與硅基負極協同工作,進一步提升電池壽命和存儲性能,為新能源汽車的持久續航提供保障。
在車輛類型上,江蘇來能科技首發的新國標途能太陽能電動車頗為吸睛。其車身表面集成高效太陽能板,腳踏板、車前臉都鋪設了大面積太陽能板,無需充電樁,多余電還可儲蓄,能有效避免充電起火風險,為綠色出行提供了新選擇。
氫燃料電池重卡、513 度電純電重卡、醇氫重卡等不同能源類型的車輛,在購置成本上各有差異。氫燃料電池重卡購置成本為 120 萬元,513 度電純電重卡購置成本 65 萬元,醇氫重卡購置成本 55 萬元左右。醇氫方案在購車和建站一次性成本上優勢明顯,相比純電方案能省下 400 多萬元。而且遠程醇氫電動公交車每公里運營成本比同類型純電動公交車低 0.2 元,按 8 年運營周期計算,單臺車能節省約 18 萬元。在運輸量方面,年運輸量 30 萬方,純電攪拌車需要配備 21 臺,而醇氫電動攪拌車僅需 15 臺。
不僅如此,鏈博會上還有諸多其他綠色交通相關成果。在儲氫方面,環氧樹脂儲氫氣罐方案讓儲氫更安心;汽車密封材料領域,環保高性能 PU - RIM 材料保障汽車玻璃密封更安全可靠,藍星有機硅粘接材料確保 IGBT 器件既粘得牢又散熱好。
這些“黑科技”的集中展示,不僅體現了我國在新能源和綠色交通領域的科技創新實力,也為全球綠色交通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未來綠色交通有望迎來更大的變革和發展,助力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