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車,為什么摩托車和皮卡是中國消費者心中永遠的痛?
近期,我看到了一段,中展示了一輛車況極好的09年左右的本田金翼摩托車,然而這輛車已經報廢了,無法再騎行了。
摩托車的年限報廢制度注定了無論車況如何,到了一定年限就要被淘汰。與此類似,皮卡也是一樣,最長使用期限為15年,同樣是以時間為報廢標準。可以說摩托車和皮卡都屬于以年限折損價值的商品。
因此,與傳統乘用車不同,這些產品并沒有保值屬性,甚至使用期限從一開始就被規定清楚,存在強制報廢周期。
私家車的報廢標準一直在調整。
在2000年之前,私家車的報廢期限是10年,2000年之后將報廢期限延長到了15年,而在2013年,又進行了一次巨大的調整,取消了私家車的15年報廢年限規定。
取消私家車報廢年限,是為了刺激更多人購車的欲望。一方面,這保護了市場權益,另一方面,也通過產品升級來激發人們更新迭代產品的想法。
但摩托車和皮卡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皮卡是一種生產力工具,因此在使用周期內承擔了更多的工具屬性,所以大部分皮卡的車況相對較差,尤其是在西部地區,皮卡的壽命確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長。
與此同時,生產力工具在經濟結構體系中被賦予了定期更迭的屬性。
在出行結構中,摩托車早已失去了出行的意義。在乘用車出行更加便利、安全、經濟的大環境下,摩托車只有通過不斷下沉的方式才能找到生存空間。而且隨著70后、80后用戶需求的減弱,90后用戶對摩托車的出行需求也非常低。
2022年,摩托車整體產銷量下滑幅度高達16%,對整個產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拖累。
從出行工具的角度來看,摩托車已經被兩輪電動車所取代。電動自行車的銷量逐年增長,經濟性、價格、便利性和安全性都能完全替代摩托車。
如今,對大多數家庭來說,短途出行使用兩輪電動車,長途出行使用私家車已經成為標準配置。摩托車的潛在用戶減少是時代的趨勢。
國內市場正在不斷優化私家車的報廢標準,目前已經取消了私家車的報廢限制,給予老車更多的生存空間。一年兩次的車檢政策也進行了調整,對私家車車主來說是個巨大的利好。
摩托車和皮卡可能也會有調整的窗口,但從整體價值和收益來看,市場震蕩不會太大。
畢竟,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工具型皮卡在15年到來之前就會因車況問題而被更新迭代,而摩托車的銷量逐步減少,其價值也將被電動自行車所替代。
因此,從根本上來說,產業需求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方程豹鈦3申報圖曝光 品牌首款純電產品
- 2預售價100萬起/純電+增程 尊界S800申報圖曝光
- 3六座布局大型SUV 深藍S09申報圖曝光
- 4長安啟源C798官圖發布 或定位中大型SUV 配激光雷達
- 5阿維塔06官圖發布 定位中型轎車/雙動力布局
- 6小米SUV申報圖及官圖曝光 軸距3米/雙電機四驅 明年6-7月上市
- 2預售價100萬起/純電+增程 尊界S800申報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