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工汽車網獲悉,7月9日,比亞迪汽車官方宣布,已率先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并承諾在中國市場,對所有搭載“天神之眼”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車輛用戶,在智能泊車場景下的安全及損失全面兜底。
同時,比亞迪即將啟動“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規模智駕OTA升級,覆蓋泊車、行車、安全三大板塊十余項功能,涉及天神之眼A、B、C三大平臺多款車型。不僅鞏固了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力,更為智能駕駛的普及掃清障礙。
截至目前,“天神之眼”車型已超百萬。
“聰明車”全兜底
下半場開局,又是比亞迪率先行動。
按照國際通用的分級標準,L0級為駕駛員駕駛;L1—L2級屬于輔助駕駛;L3級是首個由系統主導的等級,被定義為“有條件自動駕駛”,在某些特定場景或環境下,駕駛員無需緊盯路況,可交給車輛自主完成駕駛任務;L4級為高度自動駕駛,核心是在限定場景下徹底放手;L5級為完全自動駕駛。
具體來看,比亞迪本次聚焦兩大升級。
安全承諾上:
在一定條件下的智能泊車場景,駕駛員可以“脫手脫眼脫腦”,因泊車輔助系統異常或算法失誤導致的事故,若按照法律規定或司法判定應由本車承擔的維修費用、第三方財產損失、人身傷害損失,將由比亞迪承擔相關費用。用戶無需走保險流程,可直接聯系比亞迪售后處理。
這一次,其他玩家跟不跟?
除了所提到的比亞迪外,鴻蒙智行廠商提供維修和補償,上限是5萬元,不過只局限在問界、享界、智界部分車型,權益有效期為12個月;小鵬汽車則推出的“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車主每年需支付239元,即可獲得覆蓋行車及泊車全場景的保障,最高賠付額度為100萬元;而特斯拉、理想和小米都是要走商業險的,也都需要報保險,來年保費也要上漲。
智能升級上:
泊車方面,天神之眼新增三速泊車、車頭泊入、偏置泊車、窄車位泊車自動收后視鏡等功能,并優化了懸空障礙物識別功能;行車方面,天神之眼可覆蓋更多場景,例如環島通行、復雜場景連續繞行、高速施工路段借應急車道繞行、窄路多把掉頭等,還新增前車加塞場景下的閃燈鳴笛提醒功能;安全方面,天神之眼AEB功能可更輕松識別低矮障礙物,在夜間80km/h情況下可實現對兩輪車侵入車道緊急剎停,120km/h觸發AEB也能做到兩段式舒適剎停。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其全民智駕的關鍵在于“三大底氣”:一是龐大的數據優勢,擁有中國最大的智能輔助駕駛車云數據庫;二是全球最大的智駕研發工程師團隊,研發工程師團隊人數超11萬人,智駕工程師超5000人;三是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體系,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體系,憑借足夠大的規模,可以帶動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加速智駕的普及。
“智慧路”新聚焦
根據預測,2025年乘用車市場或將迎來歷史性轉折——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首次超越傳統燃油車。2025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規模有望達1570萬輛,同比勁增27%;市場份額飆升至56%,較2024年提升約10個百分點。
在此背景下,智駕不容錯過。
為此,比亞迪打出三張“技術牌”。
第一張:“天神之眼”全民智駕,通過天神之眼A、B、C三個版本,使比亞迪智駕覆蓋到其全系列車型,包括10萬元以下、10—20萬元級、以及20萬元以上的各個車系和車型。
第二張:“靈鳶”車載無人機,最大賣點在于它的拍照功能,實現了架構先進、硬件先進、算法先進、生態開放先進的四大先進,運用了全球首創的車載伸縮停機坪方案,融合了車載無人機定位模塊、4K高清車頂攝像頭、定制雙模式手柄等多個硬件。
第三張:“超級e平臺”純電標桿,配備1000V架構、閃充電池、兆瓦閃充系統和3萬轉電機。實現充電功率1000kW、全球量產最高峰值充電速度1秒2公里、全球量產最快充電速度閃充5分鐘,暢行400公里;在充電性能上,達到單模塊單電機功率580kW,最高車速超300km/h。
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
今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兩部門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與技術指南》。要求規范營銷宣傳行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和召回管理,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維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新技術規范應用。在該文件中,使用比較頻繁的詞匯是“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
這個通知的發布,對外釋放了兩個信號:一是智能化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的規范,強化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二是企業要把重心放在技術的創新和迭代上,不虛假宣傳,共同推動智能化的普及。
展望2025年,智駕技術進步有望降低智駕硬件門檻,將智駕應用在20萬元以內的主流市場中。未來2—3年,高階智駕將會成為像安全帶、安全氣囊一樣必不可少的配置。以比亞迪、特斯拉、小鵬等為首的車企,將通過平價智能化,形成差異化優勢,獲得銷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