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皮卡CT7能拉貨也能越野的工具車?性能是不是真的那么強大?
今天,有幸在美麗的云南麗江試駕了全新獵豹皮卡CT7。從麗江古城到束河古城,再到美麗的玉龍雪山腳下,全新CT7的亮相,在鋼鐵機械與古老美景的碰撞中,擦出璀璨火花。
但他之所以真正選擇在這里試駕皮卡,是因為云南是我國第一個皮卡解禁的省份。除云南外,河南省、河北省和遼寧省已解禁皮卡。
回到今天的主角,獵豹CT7基于共享的獵豹Q6生產平臺打造,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并提供標準雙人(標準軸版)和大雙人兩種不同尺寸的車型。 (長軸版本)。不過搭載分時四驅系統的車型只是標準雙驅(標準軸版)車型。
售價方面,獵豹CT7已于1月12日正式上市,包括柴油手動(兩驅/四驅)、柴油自動(兩驅/四驅)、汽油手動(兩驅)四驅/四驅)和汽油自動兩驅/四驅共22款車型,售價區間為7.98萬元至13.98萬元。不過前期柴油手動車型僅有5款在售,售價區間為8.98萬元至11.98萬元。與同級更受關注的長城風駿5相比,價格上沒有優勢。
獵豹CT7的整體外觀設計以突出力量感為主,發動機艙蓋的筋線和突出的輪眉大大提升了它的力量感。進氣格柵、前護板、后保險等處加入的鍍鉻元素賦予其時尚氣息。
CT7的內飾整體采用對稱簡約的設計風格,中控臺采用硬質塑料材質。配置方面,主要還是以實際配置為主。全系標配ABS+EBD和主駕安全氣囊。
試駕車型搭載云內D19TCID1 1.9T渦輪增壓直噴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36馬力(100kW)/4000rpm,峰值扭矩300Nm/1800-3000rpm,國IV排放標準。此外,未來獵豹還將推出CT7國V版、國VI版和高功率版(峰值扭矩可達350Nm)。自動擋車型將于2018年初上市,匹配6AT變速箱。獵豹CT7汽油版將搭載2.4L自然吸氣發動機,將于2017年上海車展亮相,現車將于5月上市。
與汽油機相比,柴油機具有燃油經濟性更好、更環保、低速大扭矩等特點。 CT7兩驅和大雙(標準雙1685kg,四驅車型1760kg)1705kg的車重完全夠用。踩下油門踏板時,前期會有一個小間隙,避免油門踏板過快而跑掉的現象。繼續發力,隨著轉速的增加,柴油機的特性被喚醒。當轉速達到1800rpm時,發動機達到峰值扭矩輸出平臺。但是,隨著車速的提高,柴油機噪音大的劣勢也同時出現。雖然在發動機艙蓋上加了隔音棉,但還是直接傳到車內。
前面列出的五款車型均搭載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官方工作人員推薦2000rpm-2500rpm為最佳換檔時機。離合器的接合處調整點很明確,會有輕微的回彈動作傳遞給你,即使是新手也不用擔心起步熄火的問題。因為試駕路線都是雙車道,區域限速60km/h,所以沒有機會掛上high gear。從低檔的表現來看,變速器有一種生澀的感覺,偶爾不能一次換入一個檔位。
獵豹CT7配備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方向盤留有較大余量。方向盤余量的問題換成追求操控性的性能車,自然是個大問題。但它存在于CT7這樣的車型上,它給駕駛者留下了更多的容忍度,方向盤的輕微轉動不會影響車輪的運動軌跡。如果你經常坐公交車,喜歡監視司機,你會發現很多公交車司機在開車的時候經常會抖動方向盤,但實際上車子還是保持直線行駛的,因為轉向有一定的容忍度.
剎車踏板調的很用力,前腳掌輕踩踏板會有吃力的感覺。如果你經常在擁擠的道路上開車,你會很容易疲勞。剎車踏板開始位置有空位,但整體剎車性能還是可以的。
獵豹CT7采用前雙橫臂扭桿彈簧獨立懸架和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在路上行駛時,前懸架可以充分過濾路面上的細小震動,而后懸架的性能卻直接傳遞給車子。當貨艙空著,過減速帶時,車尾硬邦邦地反彈。
其實從獵豹CT7的22款車型中可以發現,大雙(長軸距)車型雖然搭載空間更大,但只有兩驅車型。從功能定位來看,它也更傾向于在城市或鄉村的小坡度非鋪裝道路上行駛。最好通過增加橡膠支撐墊來增加懸架彈性。
除了簡單的上路體驗,獵豹官方還安排了一次小型越野試駕。試駕車型均為標配雙四驅車型,搭載博格華納電控分時四驅系統。 4L(低速四驅)可以實現1.9倍的扭矩放大。前后動力分配比例為40:60。
越野試駕包括大駝峰、小駝峰、碎石路、起伏路、小彈坑、泥濘路、右坡7個項目。
300Nm的峰值扭矩放大1.9倍后,對于車重1760kg、空載貨艙的標準雙四驅車型來說,可以輕松面對一個大駝峰。 4L+2檔+1/2的油門踏板,輕松達到巔峰。需要提醒所有初級越野愛好者的是,自駕越野時,爬坡一定不要盲目地板油,防止車輛出現飛坡等不可控因素。油門踏板踩到車輛勻速爬坡時,保持深度,若發現出現吃力情況再輕加油門。此外,在車輛馬上要到達峰頂時,一定要收油,待車頭向下傾斜保證可以看到路后,再繼續前進。
小駝峰就沒什么難度了,基本上就跟咱們從地庫出到地面時的駕駛感受一樣。來到碎石路項目,可以發現石頭的大小并不像文字描述的碎石,最小的也有約成年男性拳頭大小。在通過時,我特意避開前車多次通過后的車轍印,讓車輪壓在靠近道路旁的碎石上,車身的彈跳性被抑制的明顯好于之前在公路上體驗的大雙(長軸車型)。小提示再次出現,通過碎石路,或者淺灘等路段時,雙手一定要緊握方向盤。石頭表面經過風蝕或水流的沖刷會變得圓潤,有幾率讓車輪側滑并改變行動方向,如果車速較快,在這種制動表現較差的路段會出現危險。
波浪式起伏路難度不大,對于CT7 200mm的離地間隙來說,從容通過。
小炮彈坑項目,主要考驗的是車輛在交叉軸情況下四驅系統的脫困能力。而CT7采用非承載車身,輪胎與輪眉之間的大間距,留有足夠的脫困空間。從通過表現及實際駕駛體驗來看,當單側后輪處于坑內時,后懸架被拉伸,但車身傾斜幅度并不明顯。在鋼板彈簧的支撐下,車身左右晃動幅度不大,在車內身體也沒有出現大幅晃動。
由于越野場地為獵豹官方設計的小炮彈坑,深度有限,未出現車輪懸空現象。對于這套四驅系統的極限,也只能等有機會做更詳細的測試時才能揭曉了。
之后的泥濘路和側坡相對來說就沒什么難度了,只要換裝越野輪胎,保持勻速便可輕松通過。右側坡同樣考驗的是底盤和懸架剛性,車身僅有小幅側傾,還是能夠給予駕駛者信心的。
試駕7項越野項目后,最大的感覺就是整體表現要優于大雙(長軸距)車型,后懸架在面對碎石、起伏路、炮彈坑時顛簸抑制的更有效。而表現會出現這么大差異,首先我猜測提供的越野試駕車型胎壓會略低一些,在增加接地面積的同時,也能有一定的過濾震動效果;其次,四驅車型軸距比大雙要小275mm,底板更緊致。但現階段在售的五款車型中,只有一款是四驅車型,售價在11.98萬元。對于面向三、四線城市的工具車來說,售價略高了。
總結:
皮卡雖然在國內更多的還是充當工具車角色,但CT7的整體設計讓它重新定義了工具車的形象。全系標配ABS+EBD及主駕駛安全氣囊,值得點贊。但對于車身長度5310mm和5385mm的CT7而言,如果能標配如倒車雷達這類的安全配置那就更好了。乘坐空間表現也很出色,我身高193cm在前排和后排頭部空間都還有余量。
搭載1.9T的云內柴油發動機,無論是公路駕駛還是越野體驗,都能給予充沛的動力表現。配備博格華納的四驅系統,再配合非承載車身能夠讓它面對更多惡略路況。而推出22款車型,也是經過詳細市場調研后,針對不同需求提供相應車型選擇。未來,待獵豹CT7的22款車型全面提供后,相信會在國內皮卡市場發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