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駛35000公里后,怎么保養比較好?
首先行駛35000公里需要保養的是換機油。定期汽車保養(每7,000-10,000公里)也需要更換,40,000公里也需要更換。油品有礦物油、半完全油、全合成油,三者的質量是遞進關系。半合成油可滿足5000-7000公里的保養使用壽命。如果一年的保養次數少,可以選擇全合成油,質量更好。
其次是更換火花塞。這個火花塞一般跑到4萬公里就需要及時更換,因為它本質上是氨氣和氣體的混合物,可以保證氣缸內正常工作,所以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件.如果不更換的話,會導致我們的發動機無法著火,而其他的加速不良、怠速等情況也是由于它的問題造成的。
再者是保養輪胎。輪胎就像汽車的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行駛4萬公里后,大部分輪胎已經到了磨損極限,此時四個輪胎必須全部更換。如果路況不好,輪胎磨損嚴重,可能要換三萬公里或四萬公里。首先看輪胎的胎面。胎面之間有凹陷。如果此處的凹陷與兩側的胎面平行,則必須更換。二是看輪胎表面是否有裂紋。如果有很多小裂縫,應立即更換。
要知道長期閑置的汽車也需要保養。電池會自然放電,解決方法是停車時將電池送到維修店充電。同時,車輛的潤滑系統失油,處理方法是更換優質機油,可使機油更長時間地粘在零件上。通常汽車的自重為一噸或兩噸。對于長時間擱置的車輛,減振系統硬化,會削弱彈簧和減振器的作用。有的車主會用車罩蓋住車子。這時候就一定要選擇質量好的車罩了。當車罩外層受到風雨侵襲時,劣質車罩內層也會反復敲打車漆,在車身上留下許多細小劃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