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現行關稅對能源業務影響更大
近期,特斯拉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面臨著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與汽車業務相比,現行關稅制度對其能源生產和存儲業務的影響更為顯著。
特斯拉披露,當前關稅形勢下,能源業務所受沖擊遠超汽車業務。這主要歸因于特斯拉的大型儲能電池Megapack,其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從中國進口。相比之下,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的汽車大多在本地組裝,不過也會受到零部件進口關稅的波及。
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特斯拉雖高度本地化,美國產線約85%的產出符合《美墨加協議》本地化標準,但能源業務因依賴從中國采購磷酸鐵鋰電池,新關稅政策使其成本大幅攀升。盡管特斯拉正在美國建設本地LFP電池產線,可現有產能尚無法滿足全部需求,尋找替代供應鏈也尚需時日。
在資本投資方面,關稅影響同樣不容小覷。為擴建或新建產線,特斯拉需從海外采購關鍵設備,而美國本土制造能力有限,中國是主要設備供應地之一。從中國等地進口設備成本劇增,這無疑給特斯拉的能源業務發展增添了阻礙。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中國的新儲能超級工廠已于今年第一季度正式投產,這為其在中國及其他非美國市場的能源業務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財報數據也能看出關稅影響下特斯拉的現狀。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營業收入193.4億美元,同比下降9%,凈利潤4.09億美元,同比下降71%,均低于分析師預期。汽車業務方面,第一季度交付超33.6萬輛汽車,下滑13%。能源生產與存儲業務第一季度營收27.3億美元,雖同比大增67%,但不及去年第四季度的30.61億美元。
特斯拉表示,目前很難衡量全球貿易政策變化對供應鏈、成本結構以及需求的影響,公司將在二季度的財報中重新審視2025年的指導預期。面對關稅帶來的種種挑戰,特斯拉正積極采取行動,努力穩定中長期業務,保持業務健康發展,未來其在能源業務與汽車業務上的策略調整值得持續關注。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