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日本二手車的排放標準是怎樣的
日本二手車的排放標準頗為嚴格且不斷演進。自 1966 年起,日本便實施汽車排放法規,從最初用 4 工況法控制 CO,到后續不斷增加對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排放物的管控并加嚴限值,如 2000 年 10 月對新型車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排放均有明確限制。同時,針對不同類型車輛也制定了不同標準。總之,其排放標準隨時間不斷細化完善,旨在更好保護環境。
在1973年,日本針對特定客車和輕型載貨車采用市區10工況熱起動法,這一舉措不僅增加了對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控制,還引入碳罐收集法來控制汽油蒸發,進一步細化了排放管控的范圍。到了1975年,又引入城郊11工況冷起動試驗法,并對10工況限值進行加嚴處理。
以2011年的日系車為例,大多遵循國四排放標準。在這一標準下,碳氫化合物排放值每千米需低于0.1克,一氧化碳排放值每千米要低于1.0克,氮氧化合物排放值每千米不得高于0.08克。而柴油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和重型商用車,也各自有著詳細且針對性的排放標準和測試工況,并且不同年份的車型,其限值也有所不同。
日本對于顆粒物排放同樣十分重視,致力于全方位減少各類污染物的排放。倘若你有從日本進口二手車的打算,一定要謹慎確認車輛的排放標準是否契合國內法規。同時,深入了解國內進口二手車的具體政策也必不可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從尋找合適的車源,到仔細檢查車輛狀況,再到認真辦理相關文件手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依照規定執行。
總之,日本二手車排放標準的發展歷程體現了其對環保理念的不懈追求與踐行。對于有進口意向的消費者而言,清晰了解這些標準和國內政策,是確保購車過程順利、車輛能正常使用的關鍵,切不可掉以輕心。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奧迪 A7 定位于豪華運動轎跑,奧迪 A6 則是商務行政轎車,二者定位有著明顯區別。價格上,A7 指導價高于 A6,彰顯其更高定位。外觀方面,A7 年輕動感、有無框車門和掀背式設計,A6 則偏向商務穩重。動力上,A7 調校更激進,輸出更強。
比亞迪漢 EV 通過多方面措施保障電池安全性。它采用的刀片電池經針刺、碾壓等嚴苛測試,極大降低熱失控風險,且有 11 層多重防護結構。在高壓系統方面,有 11 項防護措施。整車提高熱成型鋼和高強鋼占比,減少碰撞對電池包影響。電池組從溫度、電
小轎車日常保養項目眾多,涵蓋發動機、剎車、輪胎等多個系統。發動機系統需定期更換機油與機濾,不同類型機油更換周期有別,空氣、汽油濾芯也需適時檢查更換;剎車系統要關注剎車片與剎車油;輪胎要每月檢查胎壓,磨損至一定程度需更換;底盤零件建議每萬公里
大眾邁騰的油耗受發動機排量、駕駛習慣、路況等多種因素影響,實際油耗因車型不同大致在 6 - 16.5L/100km 浮動。發動機排量越大,油耗往往相對較高,但先進技術可優化;駕駛習慣上,激烈駕駛會增加油耗,平穩駕駛則能降低。路況方面,擁堵城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