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25年7月17日,遼寧朝陽一老年暴走團準備列隊出發時,阻擋了兩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的通行!雙方僵持一到兩分鐘,最后各讓一步,救護車靠邊讓出道路,老年暴走團列隊出發。
次日,當地相關部門稱接到網友反饋并已記錄;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回應稱,該行為屬于素養問題,會聯系到負責人進行批評教育。
該暴走團群主在輿論發酵之后對媒體進行了回應,其稱“車輛屬于備勤狀態,我們所在的這個道路屬于大凌河景區之內的非機動車道,當時也是為了一百多名隊員的安全著想,就一分鐘,想讓隊員先過去,怕車碰到人。”



備勤車輛不能堵,哪怕只是一分鐘。
在看到該暴走團團長的回應之后,有些網友認為可以理解暴走團的做法;但是這樣的描述是不對的,備勤的消防車和救護車也是不能堵的。這些車輛的備勤狀態和一般的上班狀態并不同,不論是消防車還是救護車的備勤狀態都是要保證車輛性能完好、器材齊全,而且人員隨時處于出勤能力的狀態;這個狀態是要做到接到指令之后可以立即出發的狀態,就像是發動機的怠速狀態,用四個字的成語來描述就是“箭在弦上”或者“枕戈待旦”的狀態。
備勤和執勤是不同的,執勤是常態化巡邏并處置突發險情;
備勤則是車輛與人員的全時待命,是必須要保持應急響應能力的。
所以當消防車和救護車全部開啟警示燈并處于備勤狀態的時候,任何行人和車輛都需要做好讓行的準備;可以說除非消防車和救護車連警示燈都不開,此時才不需要刻意讓行。那么該暴走團群主的說法自然是站不住腳的,筆者認為其行為已經不單純是素養的問題。

暴走團已成“公害!”相關部門不應無視。
健身沒有問題,但是不要給別人造成困擾。
可是暴走團只要出現則必然會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困擾,其存在的問題包括但不僅限于:成群結隊占用景區內部道路成群結隊占用非機動車道甚至機動車道無視交通法規嚴重噪音污染存在系列隱患
相信見到過暴走團的人們都會印象深刻,在諸多公園或免費景區里,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本就偏窄;可是暴走團依然會分為兩列或三列,將道路全部占用,且根本不管是順行還是逆行。
同時暴走團還有領隊和管理人員,所謂的領隊無非是招搖過市,吹著刺兒的哨子侵害他人的路權;管理人員往往會另起一列,一個人或兩個人,其背著是音響,聲音巨大,然后一群人大搖大擺的讓其他路人無路可走。

如果這是這樣那確實是素養的問題,但是暴走團一旦結群,其在公路上也會這樣做;巨大的噪音嚴重影響司機的判斷,其占用非機動車道又會讓非機動車不得不進入機動車道,交通秩序頓時混亂不堪。甚至有些暴走團敢于直接進入機動車行車道,而且根本不看紅綠燈;哪怕機動車已經在轉彎,這些暴走團的成員也敢于視若無物。
于是由暴走團造成的矛盾和沖突愈發突出,引發的交通事故也比較有典型性。
相關部門應當重視起來了,暴走團已經成為公園、小區和公路上幾乎公認的公害;如果任由其肆無忌憚的侵害他人的權益,未來難保不會發生針對暴走團的惡性事件。

暴走團的真相與潛在隱患同樣需要關注。
暴走團總是身著統一服裝,而這些服裝基本都是帶有廣告字樣的服裝。所以暴走團已經成為商家宣發的途徑之一,囂張的暴走團的背后是有組織者的;但不論是超過限定人數的集體活動還是戶外廣告活動都是需要經過報備審批的,而暴走團相信沒有審批。那么暴走團的組織者、也就是背后的商家,其是否有違法行為則值得解讀。

但是筆者認為暴走團的噪音污染、交通違法、占用資源等行為還不是最突出的問題,當一批低認知、低素養的中老年人結群的時候,一旦出現“林祿和”式的角色,“周處除三害”的橋段也不是不可能上演。
或許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話題。
理論上是有可能出現的。
尤其是在中老年人普遍缺少子女陪伴,孤獨焦慮情緒情況較為突出的前提下;所以對于暴走團等以中老年人為主的自發性健身團體應當更多的關注,更有必要進行必要的宣教和約束,以防微杜漸。
